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谐剧、金钱板、川剧变脸、四川清音……这场非遗展演助重庆人文化寻根

时间:2021-06-11 10:32:37 来源:上游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文化的基因正是通过各类非遗传承至今。10日上午,在又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前夕,“沙风磁韵”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亮相三峡广场,谐剧、金钱板等非遗集中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展演现场

展演活动由沙坪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沙坪坝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沙坪坝区文化馆、沙坪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建党百年之际,文化和旅游部明确‘遗产日’活动主题为‘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因此我们也希望通过这场重庆非遗的集中亮相,让广大市民近距离感受灿烂丰富的重庆文化,寻找我们的文化之根。”主办方负责人介绍。

上游新闻记者现场看到,当天上午,沙区的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志愿者齐聚三峡广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内容多元,精彩连连。甫一开场,热闹欢腾的鼓舞《狮舞祥瑞》就吸引了观众的视线,随后,金钱板、川剧变脸、古琴演奏、四川清音等接连上演,观众目不暇接,浓郁的文化韵味令人回味无穷。牡丹奖得主、曲艺名家凌淋也以重庆市级非遗谐剧节目《一分不能少》压轴亮相。最后,戏曲舞蹈《梨园春》为演出划上句号。

凌淋表演谐剧

为了寓教于乐普及非遗保护相关知识,演出中还特别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现场观众积极抢答主持人提出的非遗知识问题,还有精美的非遗礼品作为纪念;演出之外,为庆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颁布十周年,现场还设立了非遗保护法宣传点,为市民朋友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书籍物料。

市民体验雕版印刷

尤其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现场设置的多个市级、区级优秀非遗项目展位。古籍修复、烙画、木竹雕刻、二胡制作技艺等多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亲临现场,展示精美的非遗作品制作工艺,在雕版印刷展位,希望亲手参与体验的市民们甚至排起了长队。人们一边欣赏一边啧啧称奇,看得非常仔细,还很好奇地拉住传承人询问详情。

川剧变脸

烙画又称火笔画,这种中国传统艺术珍品因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得名。区级非遗柏木坊烙画传承人王方明介绍说,“烙画始于西汉,距今两千多年,分为南北两派。我们现在主要传承的技艺是在宣纸、竹木上面作画,它有种浮雕感觉,而且不会掉色,比笔墨保存时间更长。”

烙画制作

76岁的区级非遗应月斋二胡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傅应康的展位也吸引了不少市民,老先生满头白发,正在专心制作一把二胡,“二胡的结构是完整的,制作最关键在于细致的衔接,让它不但成为一件乐器,更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

二胡制作

9岁的古琴演奏者罗旭是当天参加非遗演出的最小演员之一,还在上小学的他,学琴已经三年了,他表演的《流水》清远空旷,颇具古意,“虽然学得有些辛苦,但我觉得弹琴和做游戏一样有趣。”他笑说,尽管还不太清楚“非遗”的准确含义,还是由衷地为我们国家古老灿烂的文化骄傲。

古琴伴舞

“国务院决定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再到2017年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今年已是第十六个年头。”沙区文化馆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通过展演结合的方式让市民体验非遗项目,了解非遗项目背后的历史故事、审美理念和文化寓意,让非遗与现代娱乐生活相融合,使古老的非遗以更年轻时尚的形象贴近大众,为文保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非遗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也希望广大市民多多关注,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上游新闻记者 文字 赵欣 图片 高科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