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新闻 >

65年前上海第一医学院分迁建设重庆医学院的故事

时间:2021-06-18 10:33:07 来源:重庆日报网

“1956年2月,我告别了繁华的上海,第一批来到重庆……如果有人再问我,愿不愿意去支援西南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我还是会像多年前一样大声回答:‘党叫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6月17日,重庆英才讲堂第六期在渝州宾馆开讲,参与本次英才讲堂的西迁专家代表、现年95岁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原儿保科主任郑惠连深情回忆道。

65年前上海第一医学院分迁建设重庆医学院的故事

▲第六期“重庆英才讲堂”现场。(重庆医科大学供图)

65年前,400余名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教师和教辅人员,响应党的号召,从繁华的大上海溯江而上来到重庆,建立了重庆医学院(现重庆医科大学),为西部地区的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迁,是这群科技工作者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实际行动;西迁精神,更激励着一代代重医人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书写报国奋斗的光荣历史。

“重庆英才讲堂”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报告会,以“听党指挥跟党走 建功立业新时代”为主题,通过“砥砺爱国情怀,笃行报国之志”“永葆奋斗精神,践行使命担当”“勇立时代潮头,躬行科技创新”三个篇章,分别以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重庆市人民医院的老、中、青三代医疗卫生领域专家人才的视角,讲述他们“听党指挥跟党走”的生动故事,激励全市专家人才不忘初心、接续奋斗,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智力支撑。

400余名上医人溯江而上 开启西部医疗教育新篇章

时间回溯到65年前。

1955年初,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改变沿海与内地工厂及高校布局不合理的局面,支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央政治局提出了关于沿海工厂学校内迁方针。高教部3月30日向中央上报了《关于沿海城市高等学校一九五五年基本建设任务处理方案》,提出交通大学迁西安,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迁重庆。

65年前上海第一医学院分迁建设重庆医学院的故事

▲1956年3月31日,上医公布第一批调重医教师名单。(重庆医科大学供图)

1955年11月,中央决定上海第一医学院分迁重庆建立重庆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著名医学教育家、上医创始人、时任上医副院长的颜福庆担任重医筹建委员会主任;时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同生兼任重庆医学院首任院长。钱惪、左景鉴、石美森、陈世騠、王鸣岐等一大批著名医学专家在内的400余名教师、教辅人员西迁重庆,白手起家,创建起重庆医学院及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儿童医院。

老前辈们放弃大上海优渥的生活,举家搬迁到当时落后的重庆,无怨无悔地扎根山城,并把余生都献给重医,为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业。

时任上医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著名外科学专家左景鉴教授,受命筹建重庆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为了表达扎根重庆的决心,他在离开上海之际,将位于复兴中路180平方米的复式洋楼交还给政府,带着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儿女赶赴重庆,留下大女儿左焕琛独自在上海求学。左焕琛回忆,父亲将自己从小到大居住的房子还给了单位,她恳求父亲为自己在上海留下一个房间,但父亲说:“这房子是因为爸爸的工作才分配的,现在我调动了,自然要还回去,你就住学校宿舍吧。”左焕琛至今还记得自己暑假第一次到重庆时看见的情景,“这里的道路坑坑洼洼,房子破破烂烂。父亲在这种条件下工作,白天跑工地,晚上审图纸,马不停蹄、一砖一瓦筹建学校和医院,根本没有为自己留任何退路!”

65年前上海第一医学院分迁建设重庆医学院的故事

▲左景鉴接待外宾。(重庆医科大学供图)

时任上医生物教研室主任、教务长的陈世騠,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是我国最早研究遗传物质载体的科学家之一,也是我国摩尔根学派知名学者,还是全国当时为数不多的二级教授。他的妻子卢惠清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系,时任上医护士学校教导主任。他们也双双出现在了援建重医的名单上。对他们来说,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是一种信仰,是知识分子特有的责任感,更是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

“既然要去,就不要为自己留后路了!”他们把分配的洋房还给学校,处理掉所有家具和物品,带上两个年纪尚小的孩子登上了开往重庆的客船。唯一留在上海读书的大儿子只能在寒暑假坐上几天轮船,辗转到重庆与家人短暂团聚。

65年前上海第一医学院分迁建设重庆医学院的故事

▲1956年3月,上医生物学教研组欢送陈世騠教授、胡鸿仪副教授等赴渝教师留影。(重庆医科大学供图)

上医附属华山医院骨科主任吴祖尧副教授和医院儿科护士长妻子朱苕华,带着四个年幼的孩子举家迁到重庆时,大儿子才9岁,小女儿不到1岁……

65年前上海第一医学院分迁建设重庆医学院的故事

▲吴祖尧(左一)培养研究生。(重庆医科大学供图)

郑惠连教授至今都还记得65年前,组织问她是否愿意去重庆时的那一天——“那时,我回答:党叫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65年,我见证了重庆儿科医院从无到有,见证了重庆儿保事业一步步发展壮大。看到越来越多的儿童健康成长,我就觉得我这65年没有白过。能把自己的一生,与党和国家,与人民健康事业发展联系起来,是我莫大的荣幸。” 郑惠连说。

65年前上海第一医学院分迁建设重庆医学院的故事

▲初到重庆时的郑惠连。(重庆医科大学供图)

“党叫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西迁的400多名上医人辗转从上海来到重庆,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和家庭上,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克服各种艰难困苦,白手起家,创建重庆医学院,无怨无悔地扎根重庆,为重庆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书写下璀璨篇章。

65年前上海第一医学院分迁建设重庆医学院的故事

▲1956年10月27日,庆祝重庆医学院成立暨首届开学典礼大会。(重庆医科大学供图)

西迁开拓者 为西部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作出开创性的贡献

1956年10月27日,重医首届开学典礼举行。

“重医的筹建得到上医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支持。”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刘宴兵介绍,重庆医学院建院初期,2/3的师资、1/3的行政人员都由上医配备,1955年4月至1960年7月,上医向重医派遣人员的工作前后历时6年,同时带来了大批器材和资料。学校开展教学、科研所迫切需要的图书、标本、教材、切片等物品,都由上医支援。凡上医有两套的图书资料、教学科研仪器,都支援重医一套,仅1956年7月到12月,上医就无偿地向重医赠送了价值11万多元的仪器设备1378件(台)。

65年前上海第一医学院分迁建设重庆医学院的故事

▲上医调重医部分物资清单。(重庆医科大学供图)

无疑,400余名西迁重庆的上医人,不仅是重医的创校功臣,也是西部医学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开拓者和贡献者。

20世纪50年代,血吸虫病肆虐中国南方大地,全国受血吸虫病威胁的人口近1/5,疫区田园荒芜、满目凄凉,人称“瘟神”。

重庆医学院创校先驱、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国家一级教授钱惪是全国著名的传染病学家,1958年,他到重庆后即担任了四川省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主任。

65年前上海第一医学院分迁建设重庆医学院的故事

▲钱惪指导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重庆医科大学供图)

由于锑剂的毒副反应大,钱惪一直关心非锑剂的有效抗血吸虫药。60年代初,当他得知血防846(六氯对二甲苯)在体外有杀虫作用,立即领导重庆医学院传染病学、化学、生化、药理、病解、寄生虫学等教研室,以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攻关。最终血防846让血吸虫病的治疗由静脉注射改为口服,疗程也由20天缩短为7天,治疗效率大大提高。这一成果被认为是血吸虫病治疗史上划时代的创举,跳出了半个世纪沿用锑剂的定式,开辟了血吸虫病治疗史上的新纪元。该成果先后获得四川省科学大会奖、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也因此,重庆医学院直到70年代末都是全国血吸虫病防治中心之一。

1958年,我国著名呼吸病学专家王鸣岐在钱惪的动员下西迁援建重庆医学院。到重庆后,王鸣岐一边教学一边坐诊,一手创办了我国西部地区首个呼吸内科专业和肺功能实验室,并在国内首先设计出一种对病人无损伤的肺功能检查方法。50年代肺结核流行,重医没有研究肺结核的设备,王鸣岐就去邻近的建设机床厂医院借了一台35毫安的小型X光机,下班后打起电筒,到鹅公岩一带去搞肺病普查。一番检查下来,他发现14%的受检人肺部存在问题。由于医院病床不够,王鸣岐就带领当地的工作人员创立“地段自办疗养室”,将病情较轻的病人安置于此,不仅治疗了大部分病人,还为当地培养出一批医务人员。王鸣岐古稀之年仍笔耕不辍,编写出版的《实用肺脏病学》,成为国内医学院校经典教材。

65年前上海第一医学院分迁建设重庆医学院的故事

▲1965年,王鸣岐下乡培训卫生员。(重庆医科大学供图)

1958年,时任华山医院精神科住院医师的张逢春带着在上海中山医院工作的妻子汪明玉来到重庆,担任重医首任精神病学教研组组长和重医附一院首任精神科主任,为重医的精神病学学科建设和四川省、重庆市地方精神病防治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1959年,张逢春主编《精神病治疗学》,成为国内第一本系统全面介绍精神疾病治疗学的著作。1963年,附一院精神科拍摄教学电影《精神病症状学》是中国迄今仅有的两部精神病专业教学电影之一。

65年前上海第一医学院分迁建设重庆医学院的故事

▲张逢春(左3)参加第四届全国神经精神学术会议。(重庆医科大学供图)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西迁开拓者们以求真至善的科研精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仁为心的医者风范,为重医的发展乃至西部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

“西迁精神既是一部胸怀大局的‘好教材’,又是一部爱国荣校的‘活教材’”

“重庆英才讲堂”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协联合主办,以深化“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为主旨,每期邀请各领域专家,聚焦社会关注的科技人文主题,充分发挥重庆英才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专家人才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助力构建“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在第六期“重庆英才讲堂”的报告团里,成员既有95岁高龄、首批西迁的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的创始人之一、全国优秀儿保工作者郑惠连;也有在西部地区过敏反应学科做出卓越贡献的周维康,冲锋在抗震救灾、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陈力、周发春等中坚力量;还有分别在精神科、肿瘤精准治疗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85后”青年人才周新雨和孙阳。他们是重医西迁历史的开创者、见证者和传承者的缩影。

“西迁精神既是一部胸怀大局的‘好教材’,又是一部爱国荣校的‘活教材’。”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刘宴兵表示,西迁精神奠定了学校的发展之基和精神之源。一代代重医人沿着西迁前辈奋斗的足迹,在国家危难之际,白衣为甲、挺身而出——无论是血吸虫病防治,还是H1N1甲流防控;无论是抗击“非典”,还是阻击“新冠”;无论是第一时间投身抗震救援,还是远渡重洋与“埃博拉”抗争;只要是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都有重医人逆行出征的身影。这是重庆医生、也是中国医生的责任担当。

“在西迁过程中,上医西迁创建重医的前辈们展现出来的爱国奋斗、忠诚担当的西迁精神,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中承前启后、卓然而立,深刻影响着一代代重医人。”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也深有感触地表示,直到今天,还有包括叶之美、黄宗干、严燊和、卞度宏等在内的数位西迁老专家,古稀之年仍然在医疗卫生岗位上为群众奉献,他们扎根重庆、无私奉献的精神深刻影响着无数重医学子。

65年前上海第一医学院分迁建设重庆医学院的故事

今年恰逢喜迎建党百年,也是重庆医科大学建校65周年。65年来,重医人始终坚守和践行着“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西迁精神和历史使命。重庆医科大学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开展“四史”和宣传伟大抗疫精神结合起来,深度融入国情国史教育、爱国荣校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全方面各环节,将西迁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让西迁精神在时代发展中传承延续,在薪火相传中历久弥新。

17日,西迁老专家及其后代舍小家为大家、创业奋斗、无私奉献的感人经历和重庆英才爱国奋斗、服务人民、科研创新的精彩故事,登上“重庆英才讲堂”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报告会,老、中、青三代医疗卫生领域专家人才以鲜活的语言、动人的经历和真情的演绎,感动了所有在场观众。

“重庆英才讲堂”是展示我市广大专家人才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一个缩影。当前,全市上下正围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深入开展学习研讨、抓好专题研修培训、发挥典型引导作用、开展岗位践行活动等,引导更多人才立足本职、拼搏奋斗、创新创造,激励全市专家人才不忘初心、接续奋斗,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献礼建党100周年。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