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新媒体MCN行业发展简史

时间:2021-11-19 11:06:54 来源:
文/胡晓,邓凯,梁湘,徐婕姗

新媒体MCN行业发展简史

互联网2.0时代最显著标志就是社交新媒体的普及和发展,社交平台延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去中心化时代的繁荣和昌盛,催生了这个时代的新名词——“网红” 。与初代网红“芙蓉姐姐”“天仙妹妹”不同,社交媒体时代的KOL(社交媒体上某特定行业意见专家)、大V(社交媒体上某个行业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不再满足流量所带来的的虚荣和名气,而是直接走向商业运营的前台,成为宣传和带货盈利的渠道,也成为资本追逐的目标。然而,随着账号运营和社交媒体原本猎奇后会减弱热度的特征,不少网红也迅速从流量巅峰走向了衰落,被粉丝、流量甚至资本抛弃,却找不到原因。如何维持流量的可持续性,以及实现更多商业化的发展,社交新媒体的机构化逐渐的显现出来。

2016年最早实际性地为流量作者服务的MCN新媒体机构——上海环铭文化传播中心在上海成立了,并提出了“符合中国互联网国情的特色MCN机构框架,进行了公司化构架搭建,建立了这类型机构的相应合作条款以及多种合作方式,与平台间寻找到了付费阅读、广告流量分成等盈利模式,并吸引了大量头部作者的加入。作为国内最早启动MCN计划的平台公司,2016年底微博平台就开始了对接作者,扶持作者成立MCN机构,并给予了更多的资源赋能给他们,让作者成立MCN机构,或并入同类的MCN机构,促使机构能让账号作品可持续性的创新和发布。

紧接着的一年,各大新媒体平台也跟随微博设立了相关的MCN机构扶持政策和对接方案,在中国各地的MCN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了起来,但这些机构的所有者们,大多数没有企业管理和商业洽谈的经验和能力,甚至对于企业的法务以及财务管理都一窍不通,也让很多新生代的小型MCN机构陷入了茫然和混乱。

2017年10月,国内第一家以扶持MCN成立和协助管理的“成都新媒体MCN产业园”,在网红数量众多的成都市成立了。他们协助作者成立MCN机构,办理相应的企业手续,后期为企业提供适合该产业的财税服务和法律框架服务,并将更多小型MCN机构组织起来,与相关的平台方搭建流量合作和争取支持,并组织MCN机构抱团发展,承接大型业务分发给入驻企业执行。同时还成立了孵化园区,为MCN机构向政府争取了税收和扶持政策,并引入资本对初创机构投资,组织大型机构路演。让这些MCN机构作者脱离了公司管理和商务盲区的烦恼,专心致力于作品的创作和流量的抓取。园区在运行过程中,首创了“一器、一园、一协会”的“三个一”独特运行模式。

一器即孵化器,其核心目的是培养新媒体网红账号,利用自身对行业的理解以及与平台之间互动的优势,筛选账号进行培养。

一园即产业园,将孵化器培育的新媒体网红账号变成机构和公司,实体入驻到园区,进行二次孵化;同时吸引外部初创团队或成熟团队入驻,为其提供配套的公司商务服务。整体聚合后,以整体账号矩阵聚合的巨大流量,为线下实体提供新媒体五个维度的服务——新媒体内容生产、新媒体内容传播、新媒体账号代运营、新媒体整合营销、新媒体电商服务。以园区联动技术型、设计类、摄影类机构,为园区企业的内容生产提供服务,降低沟通成本和各项成本;以园区链接新媒体平台,向平台推荐优质、有潜力的MCN机构;以园区对接投资机构,为MCN机构的资本变现和投资机构找到合适项目。

更加重要的是,以园区向当地组织、统战、网信部门报备和沟通,建立联合党支部做好党建引领,打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基地,做好属地内新媒体账号的自律和规范发展。

一协会,即以园区牵头成为当地的新媒体行业组织,除容纳本园区的企业外,更加广泛地利用协会的组织优势,做沙龙、做调研、做行业交流,将更加广泛的新媒体机构进行摸底、链接和整合。

新媒体MCN行业发展简史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成都新媒体MCN产业园”这种模式开创下,纷纷成立了扶持MCN机构的产业园、智媒体城等项目,也促进了这个行业的蓬勃发展,但从各地发展来看,从模式上还没有能超过成都市新媒体MCN产业园的“三个一模式”的。

行业的井喷,推动着众多单一的新媒体流量创作者朝着“规范化、公司(机构)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新媒体作者机构化的好处很多,有更多的团队人员保障作品的创作,有更多的思路和创意能够保障作品的新颖性,使其账号的热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专业类型的作者能够创作出一些更有深度,其能够有数据支撑和分析思路正确的作品,娱乐性作者能够更好、更快速地抓住热点,多人对账号的管理和互动,可以极大地增加账号粉丝的黏性。也能够有专人去梳理账号变现和商业合作的思路,为创作更好的作品提供资金的保障。

新媒体MCN机构是一种新兴的行业机构,它有着多样性和特殊性,作者们更是特立独行,有着各自对作品的理解和思路,如果机构的管控性较差,会出现作者跳出去马上就成立一家新机构带走流量。由于作者的主导性太强,在现实的管理中大量出现机构亏钱,而流量作者赚得盆满钵满的情况。这种机构不同于影视机构下的经纪公司,也不同于广告业态下的策划方案公司,它更多的是体现以作者为主导的形态。

由于管控性不强,于是在初期就将作者团队分为了两大类进行区别合作,建立不同的合作关系。

一、成熟作者:账号已经运营成熟,有节奏和可持续创作的能力,有着流量和积累了忠实粉丝的创作作者,已经有商业变现的能力和特征。

二、初创作者:有好的方案和方向,想致力于或者是初期在致力于作品创作的作者,作品没有太多的可持续性,还未有稳固的粉丝团体以及商业变现模式。

针对成熟作者,采用相对松散的合作方式,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有着极大的裁量权,甚至可以不通过MCN机构的审查,就进行发布。而MCN机构的工作就是对账号的延展性进行推广,搭接相关账号的互推工作,以及平台方的资源对接,通过机构的账号矩阵产生更多的关联流量;构建作者形象建立和品牌树立的模板,使其能够更好地获取流量和粉丝;建立商业变现的模式和账号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对于初创作者,就要采用孵化模式,需要建立更紧密的合作模式,因为MCN机构在前期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组建新的团队和孵化初创作者的相应账号。公司就要根据作者创作的方向制定长期发展策略,制定今后的作品风格;机构还需要配备相应的人员为其打造团队,并且为团队提供后勤保障;在各大平台设立好入驻和匹配资源的通道,甚至对一些创作者的路线和形象进行包装,使其在今后的推广中能够得到最大的效益;制定好发布的策略和抓热点的详细方案,让新团队熟悉各平台发布的相关算法,做到发布后能够获得更多的平台资源和支持;并要制定好公司和初创者的合作关系,要签订好同业禁止以及账号所有权等相关的法律文书;与机构其他团队的融合和互动,让更多成熟的账号带动更快的推广;管理中会引导和审核相关作品内容,做到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涉及违反相关平台的规定。

新媒体MCN行业发展简史

在机构运营中,MCN机构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及难点,对外,主要是作品的著作权和知识产权的商业纠纷,在与商业体系上的合作中合同约定也与传统的传播行业有所不同,在推广和销售上的合约漏洞话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对内,作者和商业活动以及采编团队的矛盾也逐步体现,公司对部分账号作者的管控力度不够,引发各种作品涉嫌监管问题,也有和商业合作者传播内容的方向产生分歧,甚至对公司对接各个账号作者的衔接人员的人事问题,都会产生极大的矛盾。而针对这些问题,小型MCN机构又无力承担专业的HR和法律顾问费用,入驻当地的MCN产业园或是孵化园是一个对起步阶段最好的选择。而公司构架上一定要有同业禁止和保密协议,主创作者频繁跳巢的不确定性,以及部分员工照抄公司策略搭建体外账号,会是中小机构的噩梦。内容风控总监的设立是避免作品中会有引发粉丝或者关注者不满的内容,这也与某些事件的关联程度有极大的因素。

MCN机构在成立后,没有太多关注者的时候,账号的商业化都靠去拉业务,而当你的账号活跃度到了一定高度之后,基本就是业务来找你。而在这个阶段就有很多诱惑性的东西在面前了,一定要注意风险控制,不光是有一些虚假的商品或者商业模式回来找你合作,还会有一些需要你帮忙去宣传某些意识形态的业务会找上门,一定不要去碰这些东西,互联网是有记忆力的,说不好哪天就暴雷了。所以,对于商业合作机构的选择上要谨慎,且在因为合作机构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舆情发生前,要随时掌控和提出解决方案。

版权方面要在初期需要做好计划,无论是账号的名称或者作品的使用权、肖像权、创作权上都要下好功夫,而新媒体视频上的脚本也要归纳到版权的一种,避免其他商业机构照抄翻拍脚本,同时也需要依靠专业的机构进行相应的法律诉讼,来确保创作的的可持续性。

目前风投对MCN行业的介入很谨慎,因为前期的几个大的MCN机构因为监管问题和内容问题,被封号或者说禁止从事该行业,导致关注大量下降,引流账号的损失让这些机构失去了商业机构青睐的目标,而这种损失的不可预见性和摧毁性会让投资者措不及防,损失相当大。顶流账号的过气节奏也很快,一般在二至四年,内容性作者的关注度相对持续,而视频或者搞笑类以及突发事件形成的网红,过气速度就会更快,对于投资人或者股东,就要建立新的财务预算制度,网红过气相当于企业的固定投入折旧要形成一个新的准则来进行财务测算,从而让MCN机构能够长期且良性运营起来。MCN机构团队也要把公司运营的预期有所降低或者平衡的去做预算,将风险调整到一个较高的峰值,才能正确认识到这个行业的风险水平。毕竟轻资产的这种运行模式,人才培养和稳固要放在第一位。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猜你喜欢